笔者最近网上冲浪时看到了一篇有关如何从USGS Earth Exploer上下载历史卫星图像的文章,于是实战了一下,使用QGIS对齐了1980年9月11日和2025年的深圳市区卫星图,并对一些深圳的特色地点做了比较。

本文使用的1980年卫星图来自USGS,2025年卫星图来自Google,街道路网来自OpenStreetMap

深圳市

在1980年的深圳卫星图里,一眼能够辨别出来的元素只有石岩水库(左侧湖泊),西丽水库(中部湖泊)和深南大道/广深公路G107了(下方白色道路)。因此将这张1980年的卫星图对齐到现在的卫星图也花费了笔者不少时间。

福田中心区

福田中心区
福田中心区

1980年的福田中心区全是水田和鱼塘,大型的现代建设只有深南大道。

布吉,深圳西站

深圳西站
深圳西站

1980年已经有了九广铁路,从卫星图里能依稀看到布吉站和布吉老街,2025年的地图里也能看到布吉老街,但已经隐没在城中村里了。

罗湖

罗湖
罗湖

1980年的卫星图里能清晰看到深圳火车站,罗湖口岸,香港一侧的罗湖站和治理前的深圳河河道。

东门

东门
东门

1980年的地图上可以模糊的看到东门中路和深南东路,东门一带的村落现在已经变成了写字楼和商业街(商业街大约是1990年初建设的)。

笋岗站

笋岗站
笋岗站

笋岗站始建于1962年,因此也出现在了1980年的卫星地图上。当时的笋岗站只有几条侧线,还没有北侧的那些车辆段设施。

上下沙,福田街道

上下沙
上下沙

上下沙在1980年就已经形成了一个比较大的村落。至今这里还是大致保持了城中村的布局,不过楼房比1980年多了很多。

华强北

华强北
华强北

1980年时的华强北西侧已经做好了土地平整,准备建设深纺大厦。深纺大厦至今依然存在。

荔枝公园

荔枝公园
荔枝公园

1980年的荔枝公园街区还是水田和若干个山包。中间的山包上可以看到五栋楼房,根据一些回忆录文章,那几栋楼房可能就是现在通新岭小区的其中几栋住宅。

1981年年底,市委、市政府机关搬到上埗岭上新建的办公楼。党政机关都在这座还没有电梯更没有空调、高6层的楼里。干部宿舍建在办公楼后面的通心岭(现“通新岭”)上。最初只有5栋6层的水泥砖结构宿舍楼,一套房要住几个(户)干部。我从新园招待所入住通心岭宿舍时连床板也没有,只好向“老宝安”的同事借用。宿舍区还经常断电断水,周围的道路都是崎岖的沙土小路,几公里内没有市场。 《文化深圳》:峥嵘拓荒岁月 躬行报业历程

左下角的厂房可能是用于建设市委时临时建设的。

香蜜湖

香蜜湖
香蜜湖

香蜜湖曾经的名字叫香茅场水库,看起来1980年的时候还是作为水库在运行,湖面面积也比现在大一些。

深圳北站

深圳北站
深圳北站

1980年的深圳北站一带只有一些丘陵和少量的村落。

大学城

大学城
大学城

除了西丽水库和长岭陂水库,其他的地面建筑已经没有任何相似性了。

高峰水库

高峰水库
高峰水库

高峰水库的面积相比1980年有所缩小,南侧也多出了一个高铁车辆段。

深圳水库

高峰水库
高峰水库

深圳水库的形状和45年前的没有太大差别,当时水库旁就已经有了一些村落。

华侨城

华侨城,欢乐海岸
华侨城,欢乐海岸

欢乐海岸和超级总部都是1990s和2000s填海出来的部分,这一片在1980年的地图上还是深圳湾的一部分。

南山区,宝安区南部

南山区,宝安区南部
南山区,宝安区南部

大铲湾,前海

大铲湾,前海
大铲湾,前海

大铲湾和前海湾的许多地块也是填海建成的,2025年的前海一带已经没有任何自然海岸线了。

后海

后海
后海

后海的人才公园一代也是填海形成的,在1980年的卫星图里还是一片水域。

深圳大学

深圳大学
深圳大学

1980年时深圳大学还没有开始建设,但可以看到深大所在的地块是非常靠近深圳湾的。当年深大刚建好时说可以在教学楼看到海边看来也是合理的。

大新

大新
大新

大新一代在1980年就有了不少村落和建筑,相信可能是由于其临近广深公路。2025年的卫星图里,先前村落的位置依然是城中村。

深圳机场

深圳机场
深圳机场

深圳机场一带在1980年还是珠江的一部分。

塘朗山

塘朗山
塘朗山

塘朗山依旧还是塘朗山,不过山的周围由农田和村落变成了高楼。

参考资料